由悉尼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UTS) 量子软件与信息中心 (QSI) 研究人员开发的 “短尾矮袋鼠”(Quokka),是一款价格亲民、可握在手中的个人量子计算机模拟器,它能够运行针对量子计算编写的编程语言并反馈结果。
这一概念已走出设计阶段,产品现已交付全球试点客户。在Eigensystems公司的推动下,产品已经开始发货。Eigensystems 由量子技术研究员Simon Devitt 副教授和 Chris Ferrie副教授共同创立,目标是 “通过教育赋能下一代科学家、工程师和创新者,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这个令人兴奋且快速发展的量子计算领域”。
Ferrie 副教授表示:“量子技术在小众科研领域之外的普及程度有限,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思考量子教育的定义以及受众群体。”
“我们希望彻底改变人们学习量子计算以及广义上 STEM 教育的方式。”Chris Ferrie 副教授说。
“传统 STEM 教育的教学方法已有百年历史,而如今的世界是由信息处理驱动的。‘量子’这个词并未出现在传统课程体系中。量子素养将定义 21 世纪创新的前沿,但直到现在,对于学生、教育工作者和爱好者而言,还没有一条可以引导他们探索量子计算领域并发现其中可能性的路径。”
“‘短尾矮袋鼠’让用户能够探索量子计算的实际应用,提供接触前沿技术的实践体验。它模拟了一种目前尚不存在的设备 —— 一台 30 量子比特的容错量子计算机。”
Ferrie 副教授说:“现有的量子设备容易出错,无法准确执行量子程序,所以 ‘短尾矮袋鼠’ 更像是对未来量子计算机的模拟,一种用于实践学习的工具。与其他量子模拟器不同,它就像一台容错量子计算机,让用户能够通过与它交互,实验和学习量子算法与程序,如同与未来的容错量子计算机交互。”
他表示,创造 “短尾矮袋鼠” 是为了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态系统,惠及学生、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该平台基础层级包含三种编程接口,高级层级设有内容全面的资源库,用户可从中获取课程、教程及精选的社区项目。同时,平台还具备分享、整合及共同创作项目的功能,此外,还有 “短尾矮袋鼠故事集”,这是基于叙事的教学系列课程,通过信息处理的视角重新诠释科学、技术和数学。
Ferrie 副教授最后补充道:“我们期望改变 STEM 教育以及人们学习量子计算的方式,并且以实惠的价格让学校、教育工作者、爱好者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也能使用。”
*内容来源悉尼科技大学官网
关闭